SciX张旭:呼吸安全中迷失的一环

番茄系统家园 · 2022-05-10 02:06:11

13年的时候SciX推出了他们的第一款空气净化器C1,由于他们的大部分精力都在研发上,C1少有产品宣传和推广。宅客君也是在朋友圈里看到好几个朋友在晒,才开始关注到SciX。

搜索SciX的张旭,几乎所有的结果都跟雾霾和呼吸保护有关。宅客君向张旭求证过以前他并不是一位老师,但张旭无论在采访还是演讲时的叙事方式都像极了在授课。

关于SciX,张旭便是从一个故事开始介绍的:

古希腊第一位有史可查的科学家叫做Thales。他通过当时的一些现象和方法预测天气的变化和日全食的发生,但因为不被理解而遭戏谑。直到一年,他预测到来年的橄榄会丰收,于是提前了几月租下了当地所有的橄榄榨油机,因此赚到了一大笔钱。

当然重点不在“一大笔钱”上,张旭对SciX的解释是——通过科学方法预测未来,创造价值。这个解释用人话翻译一下就是:这是一群科学客,早在2010年他们预测到国内的空气很快会出现“夸张的自然奇观”,于是开始着手研究国内的空气问题以及呼吸保护方案。

为什么要做空气净化器?

这是标题中回答的问题。

SciX只好亲自上阵补齐这个空气最不发达国家的室内空气净化机环节。

SciX张旭:呼吸安全中迷失的一环

宅客君相当缺乏对空气的认知和研发能力。

在2013年以前,广东是全球最大的空净制造基地。从这里制造的空净被大量销往美洲,欧洲还有日本,前者主要用来对付空气中的植物颗粒物和家庭过敏原,后者则是主要过滤香烟和花粉。雾霾元年,大部分原样的产品和技术被换了层皮肤打包成新品牌在国内销售,但国内空气的主流问题要复杂得多,这里有PM2.5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、甲醛、臭氧…

无奈市场的背后原因是什么?根本问题是市场整体的研发投入不足。

张旭这么表示:

产值、利润太小导致研发投入不足看似是一个合理的逻辑,但连空气/呼吸这种危及人人的场景都缺乏完善的产品是说不过去的缺陷。

空气净化和启迪认知

“公众认知”是张旭在采访里常常提到的一个词,充满了公知色彩。什么叫公众认知?张旭认为普通人对空气问题的认知是有门槛的。

现在的消费者既希望被品牌宣传引导,又非常容易被品牌所误导。2013年出口转内销的空气净化器,后来逐渐被人们所认知。怎么办呢?宅客君发现现在市场普遍的做法是将空气净化器加大。

宅客君甚至听一位设计朋友(现已抽身离去)讲过这样的项目案例:某家空净企业的设计策略就是外壳结构做得大一些,内部塞上一些棉花,这样的净化器好卖。

公众认知的另一个方面是普通人能意识到空气净化的重要性,假设人们的意识提高,行业的研发投入自然不一样。更先进的净化机,可以在雾霾和家庭空气污染重全面地保护使用者。

空气污染作为国民第四大死亡因素(世界顶级医学学术刊物《柳叶刀》2013年发表),人人自危。如果大家能够具备理性选择空气净化产品的能力,整个市场才能结束误导消费者。

张旭说SciX现在的用户大都是曾经用过心力来理解空气和呼吸的人。包括张旭现在参加的讲座,张旭绝大部分时间讲的都是空气污染问题本身,很少去说他们的产品。在这个问题上,张旭的看法是认知先行的。

SciX张旭:呼吸安全中迷失的一环

张旭的SciX Lab,目前大约是十来人的团队;2012年初建成了大型空气实验舱和若干个小型气候仓,2013年9月开始销售SciX C1空气净化器,目前已经有上万的用户。

免责声明: 凡标注转载/编译字样内容并非本站原创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果你觉得本文好,欢迎推荐给朋友阅读;本文链接: https://m.nndssk.com/dngz/350403BRzkXb.html
猜你喜欢
最新应用
热门应用